爱看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我的工作是花钱 > 《我的工作是花钱》正文 第221章 科幻般的技术

《我的工作是花钱》正文 第221章 科幻般的技术

    因为造概念车容易,但让概念车真正具备上路意义却很难——每逢大型车展都能看到大把造型科幻的车,但当中只有极少数,能被延续到现实里。

    现在杨铭所研发的这一套可变式扰流板装置,或者叫它鳞片气动系统,也依然处于概念设计上,尚未通过现实的验证。

    所以在买下风洞后,公司承包货机,载着秘密产品飞往休斯顿。

    没有太多闲情,直奔风洞实验室,着手准备试验。

    这套技术听起来就很复杂,想要让每一块“鳞片”都保持不同的形态,并且根据不同的速度,压力来调节程度?这是智能领域!

    汽车史上从未出现过这种技术,就说最先进的F1,其扰流板(尾翼)也只是几个级别的调节!

    但杨铭要求这款车子,全身的鳞片都受中央电脑控制,电脑则根据行车状态,做出相应的控制和调整!

    其中光是电控、电机的设计,就是一套复杂工程,还不能过分增加重量,不能影响车辆的整体构造。

    要求鳞片关闭状态下,风阻系数0.25左右,开启状态下,越大越好——如果能超过1.0,它理论上将可以贴着天花板跑!

    风洞试验就是考验车壳的重要关卡。

    杨铭和公司一干技术人员都在看着,试验在前期准备结束后立即开始,1/2比例的MW-1试验车,正在接受疾风的考验。

    各种感应器、探测器遍布,收集车身上每一个点的系数,作为关键实验数据,将来记录行车电脑中,让它做出相应的调整。

    想要智能化,那么就得建立在庞大数据下。这就是需要上千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风洞试验,才能够得到的科学数据。

    这方面试验是漫长的。

    杨铭中途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,设计是来自脑海里超前的概念,但付诸现实会受到当前技术的制约,不得不削弱效果。

    气动学专家在测试了五十个小时后,坦言:“我们需要的数据很复杂,不同的速度、每差别10个公里单位,鳞片的角度都会产生不同的下压力。”

    100和110的时速下,这辆概念车的调整角度是不同的!为了保持高精度,两种速度下的调整取值都有区别。

    其实杨铭还希望能够精确到一公里,比如100和101两个速度,鳞片的调整也要不同……但是这太难了,超出当前技术水准。

    只能把单位作为10来算,但这产生的数据还是很庞大,因为全车身有十五块扰流板,每一块有超过5种角度和倾斜度,能够组合出超过十万种方案!

    如果是作为1公里的精确度,将产生超过一百万种数据,光是处理这些,就不是他们团队能够应付的,恐怕只有超级计算机。

    “对了,我们可不可以用超级计算机?”

    杨老板还真想到了这方面,众人有点麻我的工作是花钱(驾雾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39124/19884889/